找到相关内容258篇,用时1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四十)

    :“佛陀是把智慧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。”英国史学家韦尔思说:“佛教的教义,由今研究而得知极为简单明晰,并与现世观念最吻合,它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。”英国的鲍罗登博士说:“佛教为今日人类救星...这里不适合多谈,你可以参考佛教的具体实践法门进一步明确,而本人专有一文章谈论人生观问题,有兴趣者可以参考。  1.6.4 认识佛教  1.6.4.1 智慧教  佛教并非中国本土产物,而是舶来品——...

    思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2149938.html
  • 灵尘化境(4)

    了意境,那些意境是超脱而清雅的,他们由定生慧,从智慧而创作的词句,是非常纯洁而美好的。他们的作品是禅林的花尊,是戒河中的珠玑。  这些意见,足以备一家说,远远不能解释全面,如玄奘,一行,谁也不能...还不如他们吗?  第二段柳宗元有点火了,还有点责备:  退所罪者,其迹也。曰:“髠而缁(剃了头,穿上黑色的僧服),无夫妇父子(指不结婚没有孩子),不为耕农蚕桑而活人乎”,若是,虽吾亦不乐也。退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950546.html
  • 杏坛春意暖 教化满人间——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

    骨格清奇、神采飘逸、眉宇间隐现着智慧的仙佛中人,又是才高八斗、学富五车、博大精深的学界泰斗,还是淡泊名利、不求闻达、永远宁静超脱且情意醇厚的仁慈长者,但更是永远微笑、呵护备至、较亲生父母“...佛、道及诸子百家,兼及医卜天文、拳术剑道、诗词曲赋,著述凡三十余种,立足时代科学精神,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、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,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,其影响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。其后...

    王学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750935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的真理》(1)

    总体一味平等,无差别相,故称总相。《大乘起信论》云:“心真如者,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。”   □指诸佛如来法身所居净土。因佛所住世界为真如本性,无生灭变化(常)与烦恼扰乱(寂),而有智慧(...道、中庸道。中道应以般若智慧来调和事理,融和有无;中道是以般若智慧来导正吾人的行为,趋向解脱道。   九、般若:是指向人生正途的光明法炬;有了般若,才能照见缘起性空,洞悉事事物物的无常、无我,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251963.html
  • 佛陀的本怀与现实中的佛教

    主要的、显明的。拜师是国人尊师重教、敬仰文化人的传统体现;而拜佛则是对于佛陀的神奇的觉悟性、伟大的智慧、不可思议神通力量、广大的慈悲心及其震憾人心的解脱道的崇拜。因此,这种崇拜是一种向上的行为...佛陀的智慧照耀下完成升华,实现佛性。除此之外,一切祈祷都是世俗的,是为佛的究竟法所不容。  在佛教中,有回向的仪式,所谓回向(parinamq),在一般的意义上是指以自己所修善根功德,转给众生,益使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2852172.html
  • 心识与轮回

    缺乏明见宇宙人生实际的智慧,暗昧不明。《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》解释:“不知真实,说为无明。”无明、痴又与“执”紧密联系,执,即执着,紧紧抓住某种东西不放,专指执着某种并非真实的东西为其实。烦恼、无明...光明,而每盏灯还是各放各的,互相并不妨碍,这是一种多元素重合的唯心论。   唯识学还有说阿赖耶识之下还有第九阿摩罗(Amala)识者,意译无垢识、白净识,为解脱成佛本,是能证会真实的心体,不生不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0453814.html
  • 从长寿经的真伪谈起从长寿经的真伪谈起

    为学曰益,为道曰损”的道理,佛门弟子更应依照信、解、行、证的次第,去除贪、嗔、痴,勤修戒、定、慧,回归修证路,让洗去烦恼尘垢的清净本性中自然显现出“佛佛道同”的智慧,现量地证悟佛法的道理,虚妄的...智慧,又无大善知识的导引,依照藏经的内容抉择所学佛经是确有必要的,可免误入歧途过患,但是如果纯粹依据考据等学术方法去否定一部藏中佛经,很容易形而上学走入误区,甚至可能会走上彻底否定大乘佛教的错路,这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2353890.html
  • 禅悦和禅风

    。   (4)意思是烦恼即菩提,没有烦恼的菩提不是佛法。由这一点点例可见,小机大用的语言,透露的是禅的智慧,不只值得禅林内的人深思,也值得禅林外的人深思。事实是,禅林外的人都很欣赏这种智慧在语言中...烦恼一扫。办法呢?他们由心理学下手,分析苦或烦恼,知道那是来于求而不得。那么,彻底的灭苦道自然只能是无所求,具体说是灭“欲”,以及为欲火上浇油的“情”。欲,情,与生俱来,想灭,不是顺天,是逆天,自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3953906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处观

    处身于当时的园林之中,聆听著佛陀对弟子们的教诲一样亲切,以原始佛教的经典,尤其在整部杂阿含经中,虽然每篇经文都很短小,但全部都非常精炼,字字珠玑,篇篇都闪烁著佛陀与佛弟子们智慧,如座右铭,值得我们反...以无取著心过日”   (相应部“六处相应”经一七)。由于佛陀正觉于此一切,以智慧如实善观一切甘味、患难、出离,乃能超越于一切世间,以至天、魔、梵世界,沙门、...

    陈琼璀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3754617.html
  • 憨山老学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

    起信论》这样的脉络中形成。而他教导福厚行者,应在平常日用之中训练“念念知归”、以自性本具的智慧断去情尘烦恼、由“积真如”而求证菩提觉性的作法,也是此一《起信论》精神的直接贯彻。  所以,无怪乎《观...因为不同灵性层级有情而产生差异,它是凡圣同一的。   第二、此自性不受生灭法影响,它具有“毕竟常恒”的恒在性。   第三、此自性本身赋有遍显一切法的智慧光明,自体就能具足一切功德。   第四、此一...

    陈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755071.html